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聚焦- 谢淑萍:不是只有瓶子里的药才能治病

谢淑萍:不是只有瓶子里的药才能治病

2020-05-12 阅读量:747

    当我们来到国科大附属肿瘤医院2号楼10楼西病区时,时针才刚指向上午8时,然而谢淑萍已经将一天的工作排得满满当当。“不好意思,我得赶紧去病房一趟!”挂掉电话,她就急匆匆往24床赶去……

  长期以来,有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放疗大科护士长谢淑萍,一直承担着心理护士的职责,用自己的耐心、细心、真心,守护着患者们的心灵,她常说:不是只有装在瓶子里的药才能治病,心理干预常常会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在她迎来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33个护士节前夕,我们亲历了她的日常工作。

  耐心换来笑容

  谢淑萍这天要处理的第一件事就颇为“棘手”——晨交班时,夜班护士告诉她,24床的患者小莉又是整夜都没有睡着。

  当我们跟着谢淑萍来到24床床边时,眼前的这位姑娘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床边是她偷偷哭泣的母亲。

  谢淑萍没有急着说话,轻轻地拉上了粉色的床帘,这是她从业多年来保持的一个习惯:“我希望能有一个和患者独处的空间。”然后她轻轻俯下身子说:“你好,我是这个病区的护士长,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郑重地介绍自己的身份、资质,是谢淑萍对自己的要求。她认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打开对方的心扉。

  “请问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谢淑萍把选择权交给了患者,她不希望心理干预给别人带来任何强制和压迫的感觉。

  小莉终于转过头来。“我生病5年了,为什么治疗效果一直不好?我还会好吗?”她的眼里又出现了泪水。“我知道你一定很难过,如果病情暂时无法好转,那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呢?”谢淑萍非常擅长换位思考,她总是要求自己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从不去责备患者“想多了”,也从不要求患者“少想一点”。

  小莉不言不语。谢淑萍继续问道:“当你哭的时候,你注意过妈妈在干嘛吗?你希望妈妈开心还是难过呢?”

  正是这句话,让小莉的神情发生的变化。谢淑萍也终于找到了这次心理干预的“突破口”:“如果你疼了,记得喊医生护士,他们能很快替你解决;其他时候,你试着笑一笑,试着和妈妈说说你的痛和苦……”

  小莉清秀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她的妈妈也眼含泪光告诉谢淑萍,自己已经不记得多久没有见过女儿笑了。

  细心筑牢防线

  从病房出来后,谢淑萍的手机上收到一条提醒:参加心理小组讨论会。

  长期以来,谢淑萍除了照顾好病人的心理状况外,还尽力将一些心理干预常识传授给身边的人。

  讨论会不大的会场里,有序坐着前来旁听的医生、护士和患者家属。谢淑萍打开精心准备的PPT,结合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生动讲解着近年来自己处理过的一些临床案例。

  “很多人得肿瘤后,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身为医护人员,我们不仅要帮助他人,还要筑牢自己的心理防线。”谢淑萍说。

  讨论会上,谢淑萍又一次回顾起自己选择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历程。2003年,她曾负责照料一名与自己同龄的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患者一度有过放弃生命的念头。

  情急之下,正在值班的谢淑萍被“推上前去”与这位患者交谈。尽管成功帮助病人获得生的勇气,但她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为一名肿瘤医院的护士,我需要用更专业的知识去贴近患者、关心患者。”

  2004年,谢淑萍参加了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并取得了相关资质,从此一直坚守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

  讨论会结束后,谢淑萍告诉我们,她正在加紧制订心理小组的新计划:“我想针对夜班护士、二胎妈妈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让她们变得更强大。”

  真心赢得信任

  趁着午休的空隙,谢淑萍带我们来到了门诊楼611室。这里有一个她和几位心理咨询师精心布置的“小空间”。

  这是一间颠覆传统的诊室——四面墙壁被涂成了蓝绿色,柔软的沙发和木质的茶几,让这里看起来颇有几分家的感觉。“我们希望每名前来寻求帮助的患者,都能放松、舒适。”

  从业33年的谢淑萍,收获了无数患者的信任。采访这天,谢淑萍还收到了一个包裹,她一看快递单上熟悉的字迹和发出地,便开心地笑了。

  “发糕收到了,您最近身体还好吗?家里一切都好吗?”她拨通一个号码,电话那头,是她8年前心理干预挽救回来的老患者王阿姨。每个护士节前夕,王阿姨都会寄上一盒龙游发糕给谢淑萍,表达她深厚的谢意。

  当我们问谢淑萍,今年的护士节有什么愿望时,开朗健谈的她变得含蓄起来。“今年的疫情让我更加觉得生命的可贵。我希望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都能平安、健康。”

  她告诉我们,自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了33年,医院教会了她如何获得病人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她也懂得了如何去相信别人、重塑自己。她说:心理咨询,能助人自助,能走进病人的心里。她愿意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

  (文中所涉患者均为化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