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聚焦- 第二届中国杭州转移性结直肠癌局部治疗进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第二届中国杭州转移性结直肠癌局部治疗进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0-11-06 阅读量:1254

2020117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杭州转移性结直肠癌局部治疗进展研讨会在线上顺利召开。

 

 

会议首次采用线上模式,围绕“深化精准治疗,聚焦局部处理”的主题,以讲座、病例引导、讨论等方式展开。本次大会由执行主席刘鲁迎教授主持开幕式,在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部放疗科主任朱远教授致辞中拉开帷幕。上午会议为主题报告。下午会议以MDT讨论的方式展开,分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肠癌肺转移、肠癌肝转移分别深入讨论。

 

第一单元由朱远教授、应杰儿教授主持。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章真教授首先带来了“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术前治疗热点探讨”的主题报告,章教授分析了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各种术前新辅助治疗模式的优劣,免疫治疗与放疗结合的研究结果,强调了放疗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治疗的地位仍然不可取代。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内科刘碧霞教授代替朱利明教授就“转移性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这一主旨进行了专题发言,刘教授详细解读了近年来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并展望了肠癌免疫治疗今后的研究方向。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朱骥教授的演讲主题是“统计学在肿瘤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朱教授兼具临床诊疗经验及统计学专业背景,他从医学统计的角度分析讲解了一些经典临床试验设计中的缺陷以及改进思路,为设想开展临床研究的在座医生“排坑扫雷”。

 

 

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部肿瘤放疗科刘鲁迎教授进行了“SBRT在结直肠癌寡转移的应用”的专题演讲,刘教授详细介绍了“寡转移”概念的由来及拓展,SBRT在肝、肺、骨、脑、淋巴结寡转移中的应用,为实际临床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单元由钟海均教授、邓清华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内科袁梅琴教授带来了
“三药化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及进展”的相关报告,袁教授从指南对三药方案的推荐、相关临床研究及最新进展分别阐述,提出了三药化疗方案可以进行剂量调整,总体安全性可控,是转化治疗、晚期一线治疗可选方案之一。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夏凡教授作了“放疗联合免疫在肠癌中的应用”专题发言,介绍了放疗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及相关临床研究、展望了放疗+免疫在MSS肠癌中应用前景。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申丽君教授的演讲主题是“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概况”,申教授从微生物组概况、肠道菌群与CRC发生、发展、治疗做了详细的介绍,提出了菌群移植可能是未来抗肿瘤治疗的新方向。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放疗科护士长傅晓炜教授进行了“腹部肿瘤放疗患者的营养策略”的主题报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探讨了肿瘤放化疗期间营养治疗的意义以及护理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由孙晓南教授、刘鲁迎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部放疗科冯燕茹介绍了一个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综合治疗的病例,该患者经术前放疗联合化疗后再手术的治疗模式,病理结果明显降期,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唐源教授就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术前治疗模式是 “短程放疗 OR 长程放疗”展开了详细的讲述,对比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了术前放化疗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首选,根据患者局部病变合并高危因素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放疗科万香波教授讲述了“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模式的演变”,对比了诱导化疗和巩固化疗的优缺点,提出了在实践中相对于诱导化疗,更建议巩固化疗。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肖巍魏教授带来了“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三药VS两药”的相关报告,肖教授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含双药或三药化疗方案的相关临床研究及初步结果,为临床实践化疗方案选择提供了参考数据。

     

 

北京肿瘤医院放疗科李永恒教授讲述了“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观察等待策略”,介绍了中国cCR的诊断标准,提出了根据危险分层选择适合观察等待策略的人群,对于保肛意愿强烈的患者,国际上有报道新辅助治疗后选择TME术或联合腔内照射可为治疗选择。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内科徐琦教授从化疗视角介绍了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化疗的相关研究,以及转移性直肠癌SBRT+免疫、局部进展期直肠癌CRT+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

 


第四单元“肠癌肺转移由鞠海星教授、曾剑教授、陈玉堂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部放疗科孙权权介绍了一个直肠癌术后肺转移,经手术、SBRT治疗后获得理想局部控制的病例。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刘金石教授介绍了“结直肠癌肺转移的手术治疗”,刘教授全面讲解了肠癌肺转移外科治疗规范,并展望了肠癌肺转移诊治的研究进展。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放疗科李金銮教授从放疗科视角讲述了“SABR在CRC肺转移的应用”,介绍了肠癌肺转移SBRT的优势、治疗效果、研究进展,并提出SABR+免疫治疗在晚期寡转移CRC的前景值得期待。



第五单元“肠癌肝转移由朱玉萍教授、杜义安教授、徐栋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部放疗科周宁介绍了一个初治直肠癌肝转移的病例,经
MDT讨论后,经过短程放疗、化疗、直肠癌根治术+肝转移瘤切除后获得无瘤状态。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外科金望迅教授从肝外科视角讲述了“结直肠癌肝转移肝脏外科治疗概况”,金教授回顾了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理念的变迁,并介绍了目前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新技术以及相关成功案例。 

     

苏大附属二院放疗科朱雅群教授从放疗科视角带来了“结直肠癌肝转移SBRT研究进展”的相关报告,讲述了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策略、对比了射频消融与SBRT的优缺点,提出了对于多病灶转移瘤患者,应合理选择手术、RFA和/或SBRT等多种治疗方法。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介入科陈丽羽教授就“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射频治疗进展”这一主旨进行了专题发言,陈教授详细阐述了热消融技术的特点,并介绍了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典型病例。

         



在每个单元专题报告结束后,不同的学科专家对专题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结语:随着免疫治疗进展、新药的涌现、治疗模式的推陈出新,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不断延长,这也使得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局部治疗价值日益凸显。本次研讨会汇集了全国肿瘤治疗各学科的青年专家,就转移性结直肠癌局部治疗这一话题各抒己见,既分享了自己学科的治疗经验,又学习了其他专业的治疗特点及长处。在学科划分日益细化的今天,凸显了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及经验交流重要性。本次会议得到了参会者的一致好评。



文:冯燕茹 
审校:刘鲁迎

 

相关新闻